现代言情《金陵绣:烽火中的并蒂莲》,由网络作家“盐渍八分音符”所著,男女主角分别是苏明珠林疏影,纯净无弹窗版故事内容,跟随小编一起来阅读吧!详情介绍:1937年,硝烟撕裂金陵城。 日寇的铁蹄踏碎秦淮河的旖旎春梦,昔日繁华的南京沦为血肉屠场。
绣坊姐妹林疏影与苏明珠,从描鸾刺凤的巧手绣娘,瞬间坠入求生无门的地狱。姐姐疏影温婉坚韧,妹妹明珠活泼烈性,她们被迫在尸山血海中挣扎前行,目睹无数惨剧,唯一的信念就是——活下去!
然而,当野兽的獠牙一次次逼近无辜的幼童,当沉默意味着永恒的遗忘……最柔软的丝线,亦可成为最锋利的刃!
“明珠,我们绣下的,不能只是花鸟虫鱼。”面对炼狱,姐姐林疏影眼中燃起决绝的火焰。
她以针代笔,以帛为卷,在日寇眼皮底下,将滔天罪证一针一线绣入华丽的图卷之中!妹妹苏明珠则成为她的利剑与盾牌,周旋险境,传递情报。
一面是必须精心绣制、献给恶魔的“颂歌”,一面是暗藏其中、泣血的控诉。这场在刀尖上的舞蹈,每一步都是万丈深渊。
直到那一天,为了守护最后的希望与那幅致命的绣品,温柔的姐姐毅然选择向死而生,以最决绝的姿态,惊艳了炼狱……
活下来的妹妹,能否带着姐姐以生命绣下的血色并蒂莲,刺破这漫漫长夜,让真相昭然若揭?
且看绝境姐妹花,如何以锦绣为甲,纤指为戈,在金陵最黑的夜里,绣出一片黎明!
《金陵绣:烽火中的并蒂莲苏明珠林疏影全文免费阅读无弹窗大结局_(金陵绣:烽火中的并蒂莲)苏明珠林疏影最新章节列表笔趣阁(金陵绣:烽火中的并蒂莲)》精彩片段
谣言像秦淮河上的水汽,在南京城里氤氲、弥漫,而后又随着几日晴空,似乎渐渐被晒薄了几分。
那日苏明珠带回来的骇人消息,并未得到任何官方的证实,日子便又在一种将信将疑、自我安慰的诡异平静中滑过了几日。
锦文绣坊的重心,全然落在了那幅即将交付给“锦绣阁”的《松鹤延年》大幅绣屏上。
这是桩大生意,绣屏完成后将陈列在店堂最显眼处,关乎绣坊的声誉和未来半年的生计,无人敢怠慢。
空气里弥漫着蚕丝和浆糊的淡淡香气,以及一种全神贯注的凝滞感。
绷架前,林疏影的身影几乎纹丝不动,只有手腕极其细微地起伏,指尖捻着的银针牵引着各色丝线,如同画家运笔,精准地铺陈色彩。
她正在绣制最后一只仙鹤的丹顶。
那一小点朱红,需用极细的针脚和三种深浅不同的红色丝线反复叠绣,方能显出那种饱满欲滴、鲜活灵动的神韵。
所有人都下意识地放轻了动作,生怕打扰到她。
苏明珠也老实了不少,坐在自己的绷架前,对照着姐姐修改过的样子,努力琢磨那几竿翠竹的风姿。
只是她到底静不住,绣一会儿,眼神就忍不住飘向姐姐那边,看着那幅逐渐被瑰丽图案覆盖的巨幅缎面,眼中满是崇拜。
“唉,我看我这辈子也绣不出姐姐这样的神韵了。”
她叹了口气,小声对旁边的翠儿嘀咕。
翠儿年纪小,手艺还嫩,正在练习最简单的平针绣边,闻言用力点头,细声细气地说:“疏影姐姐是最厉害的!
明珠姐姐你也厉害,你绣的猫儿像活的似的!”
她指的是前些时日苏明珠绣的一只扑蝶的小猫,形态憨掬,极富生趣,与林疏影工笔写实的风格迥异,却另有一番灵动之美。
苏明珠被她一夸,又高兴起来,刚想再说点什么,就听见里间吴掌柜的声音传来:“疏影啊,进度如何?
‘锦绣阁’的王掌柜下午差人来问,怕是等得心急了。”
门帘一掀,吴掌柜走了出来,手里照例捧着他的紫砂小壶,脸上带着关切。
他的目光一落到那绣屏上,担忧便瞬间化为了惊叹与欣慰。
只见绣屏之上,苍松挺拔,枝干虬劲,松针簇簇,仿佛能嗅到那股清冽之气。
松下溪水潺潺,几块青石点缀其间。
最引人注目的是那几只姿态各异的仙鹤,或引颈高鸣,或低头觅食,或振翅欲飞,白色的羽毛根根分明,在墨绿色松针的映衬下,越发显得仙姿卓然,栩栩如生。
整幅作品布局大气,针法繁复精湛,色彩典雅和谐,一股祥瑞之气扑面而来。
“好!
好!
好!”
吴掌柜连说三个好字,脸上的皱纹都舒展开来,“疏影,你这幅《松鹤延年》,依我看,比宫里流出来的旧物也不遑多让!
王掌柜见了,只怕价格都要再添三成!”
林疏影刚好落下最后一针,为那点朱红收了尾。
她轻轻舒了一口气,一首紧绷的肩线微微放松下来,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,但更多的是完成佳作后的满足与平静。
“掌柜的谬赞了。
是大家一同赶工的功劳。”
她轻声应道,语气里并无骄矜,只有一如既往的沉稳。
“姐姐你就别谦虚了!”
苏明珠跳起来,跑到绣屏前,啧啧称奇,“这鹤眼睛跟活的似的,好像在看我呢!
王掌柜要是不加钱,咱们就自己留着镇宅!”
她活泼的话语引得众绣娘都笑了起来,绣坊里的气氛顿时轻松了不少。
大家都围过来欣赏这幅凝聚了心血的杰作,交口称赞。
吴掌柜捻着胡须,笑得合不拢嘴,仿佛己经看到了“锦绣阁”付来的丰厚尾款和后续雪片般的订单。
他大手一挥:“今日提前收工!
明珠,去‘刘长兴’叫几笼蟹黄汤包、千层油糕回来,再切一斤盐水鸭!
咱们好好犒劳犒劳五脏庙!”
“好嘞!”
苏明珠欢呼一声,接过银钱,像只快乐的燕子般飞出了绣坊。
夕阳的余晖将青石板路染成暖金色。
苏明珠脚步轻快地穿过渐渐热闹起来的街市,空气中飘荡着各种食物诱人的香气。
叫卖声、讨价还价声、黄包车的铃铛声混杂在一起,织就了一幅活色生生的市井画卷。
她看着这一切,心里那点因谣言而起的不安,暂时被这浓烈的烟火气驱散了。
或许,吴掌柜是对的,天塌不下来,日子总要过下去。
她熟门熟路地买好了吃食,提着几个油纸包往回走。
路过一个巷口时,看见几个报童挥舞着报纸,尖声叫卖,标题似乎又有“华北”、“紧急”之类的字眼。
她脚步顿了顿,但想到绣屏顺利完成,想到热腾腾的汤包和吴掌柜难得的阔绰,便摇了摇头,加快脚步从报童身边走了过去。
回到绣坊,美食的香气立刻弥漫开来。
绣娘们暂时抛开了规矩,围坐在一起,享受着这难得的犒赏。
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工坊,连一向拘谨的陈书生被吴掌柜唤来一同用饭时,也少了几分迂腐气,多了一些人间烟火味。
林疏影小口吃着汤包,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,嘴角噙着淡淡的笑意。
这份靠手艺挣来的安稳与温暖,正是她内心最深切的渴望。
她希望日子能一首这样过下去,岁月静好,现世安稳。
然而,这份强行营造出的、脆弱的温馨,并未能持续到夜幕完全降临。
热腾腾的点心下肚,众人正说笑着收拾桌案,一阵急促而尖锐的铜锣声,像冰冷的刀子,突兀地刺破了秦淮河畔午后的慵懒!
哐!
哐!
哐!
“走水啦?!?”
有绣娘惊疑不定地站起身。
但那锣声并非来自一个固定的方向,而是在街巷间快速移动,伴随着声嘶力竭的、变调的呼喊,那喊声由远及近,越来越清晰,也越来越令人毛骨悚然:“空袭警报!
——日本飞机要来啦!
——熄灯!
隐蔽!
——”嗡——!
仿佛是为了印证这恐怖的呼喊,那种低沉凄厉的、如同受伤巨兽哀嚎般的嗡鸣声——防空警报——真正地、清晰地、持续地在南京城的上空拉响了!
这一次,再无任何误会的可能。
工坊里的说笑声瞬间戛然而止。
啪嗒!
翠儿手中抹布的掉在了地上,小脸煞白。
吴掌柜脸上的血色瞬间褪得干干净净,捧着茶壶的手剧烈地颤抖起来,紫砂小壶脱手落下,“啪”地一声在地上摔得粉碎,温热的茶渍溅开,他却双目发首,浑然不觉,只喃喃道:“…我的壶…太平年月…没了…”苏明珠猛地冲到窗边,一把推开窗户。
远处,东南方向,隐约传来沉闷的爆炸声!
咚!
咚!
如同巨大的鼓槌敲击在城市的心脏上。
紧接着,凄厉的警报声、骤然响起的惊恐哭喊声、杂乱的奔跑声,如同决堤的洪水,瞬间淹没了整个城市。
“真的…真的来了…”陈书生脸色惨白如纸,扶着门框才勉强站稳,嘴唇哆嗦着,再也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诗句。
林疏影站在原地,手中还捏着半块没吃完的千层油糕。
指尖冰凉,与油糕残留的温热形成诡异的对比。
那甜腻的滋味还残留在舌尖,却让她喉头一阵发紧。
她缓缓转过头,目光越过惊恐失措的众人,落在那幅刚刚完成的、华美祥瑞的《松鹤延年》绣屏上。
仙鹤依旧优雅,松柏依然苍翠,象征着人们对长寿与和平最虔诚的祈愿。
但在窗外越来越近的爆炸声和警报声的映衬下,这幅凝聚了无数心血的杰作,此刻却显得如此脆弱,如此…虚幻。
仿佛一个精致而易碎的梦,即将被现实的铁蹄无情踏碎。
她的手一松,那吃剩的、曾象征着犒劳与喜悦的半块千层油糕,掉落在冰冷的地面,沾满了尘埃。